談論到最簡單,大家應該都了解,有朋友問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圖,事實上包粽子的方法與步,這到底是咋回事?其實最簡單的包粽子手法呢,今天小編整理了最簡單的包粽子手法,歡迎大家閱讀!
最簡單的包粽子手法
1、把糯米泡二至三天的,若不泡米包前先用熱水燙一下。
2、把竹葉用水煮軟,一般水沸騰后十分鐘左右。
3、把米放到清水盆中,把竹葉子取出到冷水盆中,拿一塊平板,把竹葉平鋪在平板上用手撫平,然后拿葉子的兩端往回圍成三角形,把米放入,中間可以加上紅棗、或熟肉、或蛋黃、或果脯等,上面再蓋上米,把葉子折回來,用線繩捆好。
4放到鍋里加水淹過粽子剛好,粽子上面最好壓上點東西,不讓粽子動,用文火渚一小時左右即可。
材料:糯米,粽葉,豬肉,蒜,姜,醬油,五香粉,雞精,少許料酒,鹽。
方法與步驟:
1、挑取兩片粽葉,讓葉片光滑的一面朝上。在距離葉柄三分之一處用手將葉子凹成漏斗狀,漏斗下方一定要緊密,不然會漏米。
2、加入適量糯米,至漏斗二分之一處,用湯匙按壓一下,使底部更加充盈。
3、加入一塊腌好的五花肉,也用湯匙稍微按壓一下。
4、再次加入糯米,用湯匙壓實,使之與漏斗口齊平。不能加太少,以免粽子看上去干癟;也不能加太多,以免粽子在煮的過程中散架。
5、將上端的粽葉壓下來,蓋住漏斗面。用手將兩邊的粽葉輕輕壓下,裹嚴。之后的粽葉尖端向一側折疊。
6、用繩子捆住粽子。整個過程都要用手壓住,一不小心糯米就會漏出來,完成。
包粽子有幾種方式,怎么包更好?
制作步驟:
1、糯米洗凈后泡3個小時
2、粽葉用熱水燙過洗凈瀝干
3、粽餡的調味:喜歡吃什么就包什么,咸的要先腌入味
4、將兩葉粽葉折成漏斗狀,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、香菇、咸蛋黃、板粟諸種餡料后,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后以粽繩扎緊。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。
5、粽子的捆扎: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,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,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。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、松緊適度即可。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,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,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,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。
6、粽的烹煮: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,水要浸過粽面,待水重新滾起以后再用小火煮2個小時左右即可。(其實時間長短關鍵是看你包的粽子的大?。?/p>
包粽子的方法
http://cache.baidu.com/c?word=%A6%D7%BA%EA%2C%B0%B5%AAk&url=http%3A//hk%2Elkk%2Ecom/kitchen/dragonboat%5Fwrap%5Fdump%5Fc%2Easp&b=0&a=44&user=baidu鴛鴦XO咸肉粽的做法(詳細的圖解包肉粽方法)
配料: 圓糯酌量、五花豬肉300公克、鹽1/3匙、粽葉及水草繩適量、醬油1/3碗、米酒、味精各少量
做法: 豬肉切成5公分條,用醬油、米酒、味精浸泡一夜;糯米用浸過肉的醬汁加鹽拌勻,停置10分鐘后再拌到均勻為止;粽葉2張背背相對,由葉蒂1/4處折成一直角匙狀,取約2匙米鋪在葉匙內,肉條直放其中,再鋪2匙米蓋滿肉條,托葉匙的手要保持開頭,配合另一手的動作;將粽葉剩余部分由米末處折蓋上去在折處把兩邊的角折好。粽身由托葉的手全部握住,中一手將蓋葉部分捏合折下;用草繩將折葉處繞緊扎好,再繞扎整個粽身;粽子全部包好后放在大鍋中,放入冷水用大火煮滾后改用中小火續煮4小時,熄火燜1小時。
主要營養成分: 蛋白質80g,脂肪170g,醣類463g,鈉3930mg,膽固醇210mg,熱量3790cal
簡易肉粽
1. 糯米泡2小時備用
2.
香菇,蝦米,紅蔥頭.肉絲放入內鍋炒香在和糯米一起拌炒一下,在加入少許醬油,麻油及胡椒粉,糖,蠔油調味,直到米半熟
3. 粽葉洗凈,將2中的料包入,可依個人喜好在包入炒香五花肉,及蛋黃,蓮子
4. 電飯鍋外鍋水約放3杯,內鍋水淹過粽子放入蒸熟即可
備注:
1. 這是較簡單做法,用電飯鍋即可,當然最方便還是買來吃啰,自己包味道不同吧
2. 步驟2中若直接加水蒸就成油飯水與糯米比例約1比2
3. 若包不成粽型,其實只要將岳?]入即可
綠豆鴨蛋粽 (這個好吃)
糯米、綠豆各750克,花生米25克,熟咸鴨蛋黃5個。將蛋黃切碎與糯米、綠豆、花生拌勻即成餡。取泡過的粽殼葉折成斗狀,填入適量餡料,包好后入鍋加冷水浸沒粽子,煮沸1小時后,改文火煮1小時即可。
咸香雞肉粽
用料:糯米600克、雞肉800克、薯仔400克、蝦米80克、蒜蓉1湯匙、生抽半湯匙、蔥、鹽、雞精、生粉若干、粽葉適量、粽繩適量。
做法:1、將雞肉、薯仔和大蔥頭剁碎,加入鹽、蒜、雞精、生粉等調料拌勻。
2、洗凈糯米,浸水半小時。燒熱鍋,用蔥姜蒜爆香,加入糯米和生抽,炒均。
3、用粽葉2張,折疊成漏狀,放入炒香的糯米1湯匙,加入做法1中扮勻的餡料,再加入1湯匙的糯米在上面。
4、將粽繩把粽子扎好,放入高壓煲中煮30分鐘,即可趁熱食。如果是普通煲須煮2小時左右。
正宗金牌廣式裹蒸粽
用料:1、糯米500克、干香菇1朵、蓮子4粒、蝦米10克、綠豆仁50克、栗子2粒、干荷葉1張、干竹葉6片、干堿草2條。
2.咸蛋黃1粒、胡椒粉少許、芋頭30克、排骨、肥肉約100克;五香粉、蔥油、味精鹽少許。
做法:1.將用料1中的材料泡水至發起為止,其中尖糯米至少泡2個半小時以上,然后用胡椒粉、蔥油、味精、鹽來腌味。芋頭切塊炸過,備用。
2.將肥肉切塊用五香粉腌味約30分鐘。排骨切塊用黑醋、醬油、鹽、味精、面粉腌過備用。
3、將荷葉對撕,粗面朝下,鋪上3片竹葉,放一半的糯米。然后放入香菇、蓮子、蝦米、栗子、咸蛋黃、肥肉、排骨、芋頭、綠豆仁。再放上另一半糯米,將另外3片竹葉蓋上。
4、將荷葉左右兩側對摺抓緊,再前后對摺抓緊包成四角形,用堿草包緊打結即可。5、用水煮粽子四小時即可上桌。
溫馨提示:
粽子好吃要看內餡,但挑選好的粽葉也很重要。最好是選擇比較有韌性、柔軟不易破碎、并且顏色漂亮的粽葉,粽葉需要先泡過水,使其恢復韌度才好便于包裹。
嘉興的粽子
材料:
江米(糯米)
粽葉
做法:(大家參考)
1、把江米(糯米)提前一天泡好
2、肉最好買五花肉的,煮完后,肥油都滋到糯米里,會格外好吃,而且肉煮久后口感叫柴
3、肉洗好后切小塊,然后放醬油、五香粉、蒜粉、料酒、糖、鹽少許,腌制兩個小時
4、包粽子時候,放肉不同與放棗,放肉一定要糯米把肉包起來,這樣肉的味道不會外泄,
油和香氣會被糯米滋住,這樣肉夾雜著米香,米又糾纏著肉香,回味無窮。
5、煮粽子最少要2個小時 ...
香芋肉粽的做法
用料:
糯米2cup,芋4,眉豆1/3cup(可以用美國店的blackeye beas)紅豆1/3cup,胡椒粉少許,麻油1茶匙,蔥頭(切碎)少許,蒜頭(切碎)1瓣,油適量。
餡料:
廣式香腸1根同量的咸豬肉切塊,蝦米一小撮,冬菇朵。
調味料:
五香粉少量,壕油1茶匙,胡椒粉少量,麻油1茶匙,生抽1茶匙,酒1茶匙,油半茶匙,鹽1少許,糖少許。
做法:
糯米和豆洗凈,浸水半小時。芋頭去皮,洗凈,切粒,包油。燒熱油在鍋中,爆香蔥頭和蒜米,倒入用料,炒香,待用。把肉(加1茶匙生粉)蝦米,冬菇和調味料抖勻。然后象包一般棕子一樣包好煮2小時。
真的很好吃這些量可以包10個不大的枕頭粽。約可以包0——15個三角粽。
豬肉粽:
①原料:糯米2.5千克,鮮豬肉1.5千克(肥瘦各半),酒25克,醬油150克,食鹽70克,味精少許,粽葉適量。②做法:先將糯米淘凈,加糖、鹽、醬油拌勻。再將豬肉切成長方形小塊,與剩下的配料拌勻。然后將粽葉卷成漏斗形,裝入40克糯米,放上肥、瘦肉各一塊,再加蓋約30克糯米撥平,包好。最后將包好的粽子放入水中煮沸1時后,再用溫火煮1小時左右,蒸煮過程中要不斷添水保持原有水位,煮熟出鍋即可。
陳皮牛肉粽
泡過的糯米、綠豆各1000克,牛肉、陳皮各100克,豬肉末50克,蔥末、姜末、食鹽適量。用豬油將蔥末炒黃,依次放入牛肉、陳皮、豬肉末炒半分鐘后,淋上麻油即成餡。包時先填進拌勻的糯米、綠豆,將餡料夾在中間,再按上述方式煮熟。
百果粽子
糯米750克、青梅、菠蘿肉、冬瓜條各25克,西瓜子仁、核桃仁、葡萄干、紅絲各15克,白砂糖300克。先將青梅、菠蘿肉、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,瀝干水分,然后用白糖腌漬24小時,即成餡。包成五角方底粽,煮50分鐘,離火燜4分鐘即成。
咖哩牛肉粽
[原料/調料]
(1)美國板腱肉 600公克
糯米 600公克
(2)筍丁 1/2杯
香菇丁 1/2杯
花生 1/2杯
蝦米 4大匙
(3)粽葉 20張
棉線 10條
(1)咖哩粉 1大匙
鹽 少許
(2)咖哩粉 1大匙
鹽 適量
紅蔥頭酥 適量
[制作流程]
(1)糯米洗凈,泡水2~3小時后蒸熟備用。
(2)將板腱牛肉切成12塊,取2塊牛肉切成丁,拌入調味料(1)。其余加水煮爛(或蒸熟)。
(3)在炒鍋中放入4大匙油燒熱,放入蒸熟的糯米,加入1杯作法(2)煮牛肉的湯汁,將糯米炒至半熟。
(4)另起油鍋將材料(2)與生牛肉丁炒熟后,加入調味料(2)拌炒均勻,然后再加入作法(3)的糯米中拌炒均勻備用。
(5)每2張粽葉疊折起,先放入1大湯匙作法(3)拌炒好的糯米餡,再放入1塊煮熟的牛肉塊,再將糯米餡填滿,包起用棉線綁好,放入蒸淮蠡鷲?0分鐘即可。
臺灣北部肉粽
[原料/調料]
長糯米 2斤
五花肉 2斤
咸鴨蛋黃 20個
香菇約 20朵
栗子約 20粒
蝦米 2兩
紅蔥頭 2兩
水 2~3杯
粽葉 60~80片
醬油 3~5大匙
鹽 少許
五香粉、胡椒粉 各適量
[制作流程]
(1)長糯米洗凈后泡半小時瀝干備用。
(2)起油鍋,將紅蔥頭爆香,加入蝦米、香菇、五花肉及栗子一起拌炒,再放入調味料及2~3杯水鹵20分鐘。
(3)將鹵好的五花肉、香菇及栗子挑出備用,利用剩余的鹵汁將米炒至半熟。
(4)取用2片粽葉背對背重疊,再對折成三角杓狀,放入1杓米,加上五花肉、香菇、咸鴨蛋黃,再蓋上1杓米包成三角錐狀,用棉繩綁好后,放入蒸鍋中蒸1.5小時至2小時,蒸熟為止。
端午節各種粽子的做法大全粽子的南北風味:
于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,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,其中比較著名的粽子有:
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,北京粽子個頭較大,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。目前,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。在農村中,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。黏韌而清香,別具風味,北京粽子多以紅棗、豆沙做餡,少數也采用果脯為餡。
廣東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,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,個頭較小,外形別致,正面方形,后面隆起一只尖角,狀如錐子。品種較多,除鮮肉粽、豆沙粽外,還有用咸蛋黃做成的蛋黃粽,以及雞肉丁、鴨肉丁、*燒肉、冬菇、綠豆等調配為餡的什錦粽,風味更佳。
粽子的一些包法:
又是一年端午節,家家戶戶少不了吃粽子。盛夏聞艾葉香,包上粽子過端午。雖然現在超市里有速凍的粽子,但吃起來總覺得缺少點什么,還是自己動手包粽子,想吃什么口味全憑自己作主,也許一代名粽就會在你的手上誕生。
1.原料的預加工1.糯米、綠豆、花生米的泡制:
將純糯米淘洗后,用60℃的水浸泡5小時,或用冷水浸泡12小時。
綠豆淘洗后,加滾水浸泡3.5小時,或用冷水浸泡12小時后去皮,效果最佳。
花生米加滾水浸泡3小時,或冷水浸泡5小時后去皮。
2.蔥姜油的制作方法:把蔥末、姜末、精鹽少許放在25克豬油中炒成金黃色,出香味后,撿去蔥姜末,即成蔥姜油。
3.糯米綠豆瓣:將泡好的糯米、綠豆瓣,以3∶1的比例混合拌勻后,加點堿(3公斤糯米,10克堿),再拌入蔥姜油,即成糯米綠豆瓣。
4.陳皮咸肉的制法:
用料:五花豬肉250克糖少許鹽1湯匙蔥白適量姜絲20根陳皮2塊切絲料酒少許。
制法:把肉洗凈,切成手指粗細的條、把糖、鹽、料酒調好,搓在肉條上,然后放入蔥絲、姜絲、陳皮絲拌勻。腌漬10小時后,撿去蔥絲、姜絲。
5.腐乳咸肉制法:
用料:五花豬肉250克糖1湯匙蔥結、姜絲適量料酒少許。
制法:把肉切成手指粗細的條,把糖、料酒、蔥結、姜絲調好,搓在肉條上,腌漬10小時,撿去蔥、姜,放腐乳碾碎,拌入腌漬肉條的味料,再腌漬1小時即可。
6.陳皮牛肉制法:
用料:牛腱子肉500克糖2湯匙醬油100克蔥1根花椒粉1小匙料酒少許小茴香30粒(以紗布包好)陳皮兩片小蘇打少許
制法:將洗凈的牛肉,切成手指粗細的條,用小蘇打搓勻,放入適量滾開水中,再依次放白糖、蔥、料酒、花椒粉、小茴香、煮一會兒即放醬油,煮至八分熟即好。
7.臘肉的制法:
用料:五花豬肉500克甜面醬250克料酒少許蔥1根姜15克另有塑料繩毛頭紙(窗戶紙)。
制法:將肉洗凈,切33厘米左右長、3.3厘米寬、3.3厘米厚的條。將料酒、蔥花、姜末放甜面醬中拌勻。把肉條放甜面醬中浸2小時。用窗戶紙分別把每一條肉包嚴,用繩扎好,掛在陰涼處風干,約10天左右即好。
8.臘腸的制法:
用料:豬的肥瘦肉1公斤料酒半腸匙白砂糖3湯匙精鹽1湯匙蔥2根姜25克腸衣3條喜歡陳皮味的,可放些陳皮絲腌漬,或放味精也可。
制法:將豬肉切1厘米見方的丁,用上述調味料腌漬10小時。用50℃的水將腸衣泡5~6小時即軟,再用水灌進腸內輸通備用。將肉丁(撿去陳皮絲、蔥姜)用漏斗灌入腸衣,邊灌邊分節,掛在陰涼處陰干,約1星期左右便可。
9.*燒肉的制法:
用料:肥瘦兼有的豬肉500克五香粉1湯匙料酒半湯匙白糖50克蔥絲和鮮姜絲少許,高級醬油100克油適量。
制作:把豬肉切成3.3厘米寬、6.7厘米長、2.7厘米厚的長條,用上述調味料腌制24小時,將肉條用文火油煎至八分熟,切丁待用。
10.豆沙的制法:
將煮爛的豆子,放在小竹篩中,篩底下放一小盆水。用手在篩底上揉搓豆子,豆沙篩入水盆中,將豆沙水倒入豆包布口袋中,擠落水分,即成豆沙。
11.各類粽子的具體包法:
火腿肉粽用料:配制好的糯米綠豆瓣750克火腿丁50克冬菇或香菇25克豬肉末50克精制淀粉10克麻油5克豬油25克蔥末、姜末、精鹽適量白糖1湯匙竹葉、馬蓮。
制法:用豬油將蔥末、姜末炒黃,除去蔥姜末后,依次放放火腿肉丁、豬肉末、冬菇丁白糖、鹽炒30秒鐘,勾芡,淋上麻油,即成餡料待用。
取2片泡好的粽葉,折成斗狀,填進糯米綠豆瓣,把餡料夾在糯米中間,上面蓋好糯米,包成五角方底錐形,扎緊后上蒸鍋,碼緊,放冷水,沒過粽子為便。煮1小時后,改文火煮30分鐘即好。若用壓力鍋,煮25分鐘,離火再燜5分鐘即好。
如沒有竹葉,葦葉也行。每邊三片葦葉,折成斗形。
陳皮咸肉粽用料:泡制好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50克陳皮咸肉條250克竹葉、馬蓮。
制法:包法與煮制時間同火腿肉粽,只是餡心改用陳皮咸肉條。
腐乳咸肉粽用料及制法、煮制時間同火腿肉粽,只是餡心換成陳皮牛肉。
咸鴨蛋粽用料:配制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熟咸鴨蛋黃5個竹葉、馬蓮。
制法:包法與火腿粽相同。包成,上蒸鍋煮1小時后,移文火煮10分鐘即好。
臘肉粽子用料:配制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臘肉丁250克白砂糖2湯匙竹葉、馬蓮。
制法:包法與煮制時間與火腿粽子相同,只是餡心改為臘肉即可。
臘腸粽子用料、包制、煮制時間均與火腿粽子相同,只是將餡心換成臘腸丁即可。
*燒肉粽用料:配制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*燒肉丁250克冬菇或香菇丁25克豬油25克白糖1湯匙精制淀粉10克麻油5克馬啼丁50克蔥結、姜片適量。
制法:用豬油把蔥結、姜片炒香,除去蔥姜,依次放入*燒肉丁、冬菇丁、馬蹄丁、白糖、適量腌*燒肉的醬油,炒30秒鐘,勾芡,淋上訂油、即成粽餡。將兩片竹葉折成斗狀,填進糯米綠豆瓣,把餡夾在糯米綠豆瓣中,包成五角方底錐形,扎緊后上鍋碼緊,放冷水與粽齊,煮1小時后,再用文火煮30分鐘即可。若用高壓鍋,煮25分鐘,離火再燜5分鐘即好。
小蠔粽子用料:配制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鮮嫩肥美的小蠔(淡菜)75克豬肉末100克嫩筍絲25克精制淀粉1湯匙蔥花、姜末、白胡椒粉少許豬油(或素油)、精鹽、白砂糖適量。
制法:用豬油煸炒豬肉末,出香味時放入小蠔、蔥花、姜末、白糖、精鹽、炒1分鐘,放白胡椒粉,炒勻后,勾芡,即成粽餡。
包法與煮制時間與*燒肉粽相同。干小蠔須用冷水發3小時左右。
以上的9種咸粽,吃時可蘸紅醬油。
澄沙粽子用料:泡制過的糯米1公斤綠豆沙或烏豆沙500克白砂糖250克豬油250克精鹽、糖桂花適量。
制法:將豆沙用豬油炒勻炒透,加糖(綠豆沙加白砂糖,烏豆沙加土制紅糖,亦叫板糖),出鍋后放點糖桂花。將兩片葦葉折成斗形,填進糯米,豆沙餡,上面再蓋糯米,包成五角方底錐形,扎緊后,裝鍋,碼緊,放冷水,沒過粽子為宜。煮50分鐘,離火燜4分鐘即熟。
果仁桂花粽用料:糯米750克黑白芝麻仁各50克(破開2/3)生豬油100克白砂糖250克鹽少許糖桂花50克精制淀粉1湯匙竹葉、馬蓮。
制法:把白糖、鹽、黑白芝麻仁混合均勻,拌入生豬油中(撿出豬油中的絲狀物),邊拌邊倒濕淀粉,最后放入糖桂花,拌勻后即成餡。
包制與煮制時間同澄沙粽子。
百果粽子用料:糯米750克青梅、菠蘿肉、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、核桃仁、葡萄干、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。
制法:先將青梅、菠蘿肉、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,瀝干水分,然后用白糖腌漬24小時,同以上各料包入糯米中。包法與煮制時間同果仁桂花粽。
小貼士
粽子配茶的學問
如果你吃白粽子,沒有任何餡料,可以搭配喝喝玫瑰花茶,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,還能調理血液循環,十分宜人。
清淡的綠茶和薄荷茶能增進葡萄糖的代謝,不讓過多的糖分停留在體內。這兩種茶屬寒性,適合燥熱的甜膩粽。如果你吃特別甜的粽子,如棗泥、豆沙等,就可以喝這兩款茶。
如果吃特別油的粽子,如鮮肉、火腿、香腸等,相配的茶有普洱茶、菊花茶。它們可以去除口感上的油膩,尤其是普洱茶,它是上乘的選擇,因為它屬性甘冷,去脂效果好;而菊花茶能降降吃粽子的火氣。咸甜的粽子如椒鹽、蛋黃等可配烏龍茶,因為烏龍茶是半發酵茶,有溫潤的美感,能襯出咸甜口味的幽遠口感。
【 粽子百態 】
國內:于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,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。其中比較著名的粽子有:
北京粽子
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,北京粽子個頭較大,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。目前,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。在農村中,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。黏韌而清香,別具風味,北京粽子多以紅棗、豆沙做餡,少數也采用果脯為餡。
廣東粽子
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,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,個頭較小,外形別致,正面方形,后面隆起一只尖角,狀如錐子。品種較多,除鮮肉粽、豆沙粽外,還有用咸蛋黃做成的蛋黃粽,以及雞肉丁、鴨肉丁、叉燒肉、冬菇、綠豆等調配為餡的什錦粽,風味更佳。
四川粽子
四川人嗜辣,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,四川的辣粽,因制作講究,工藝復雜,其口味當然獨特,故成為四川千古流傳的名點小吃之一。其制法是先把糯米、紅豆浸泡5至6小時,將水倒出,放入椒粉、川鹽、味精和少許臘肉,用粽子葉包成約60克一個的四角粽。煮熟后食之,香辣適口,風味獨特。
蘇州粽子
蘇州粽子是呈長而細的四角形,有鮮肉、棗泥、豆沙、豬油夾沙等品種,具有配料講究、制作精細等特色。如豬油夾沙粽子,選用上等紅小豆,煮熟后去皮濾沙,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適量的油脂制成餡,裹扎時餡里還夾有一塊肥肉,煮熟后晶亮甜美,油潤清香。
嘉興粽子
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聞名華夏,嘉興粽子為長方形,有鮮肉、豆沙、八寶、雞肉粽等品種。嘉興粽子當推“五芳齋”為最,素有“江南粽子大王”之稱。它的粽子從選料、制作到烹煮都有獨到之處。米要上等白糯米,肉從豬后腿精選,粽子煮熟后,肥肉的油滲入米內,入口鮮美,肥而不膩。許多海內外朋友皆因品嘗過嘉興粽子后,方知浙江嘉興的地名。
海南粽子
海南粽子與北方的粽子不同,它由芭蕉葉包成方錐形,重約半公斤左右,糯米中有咸蛋黃、叉燒肉、臘肉、紅燒雞翅等,熱粽剝開,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,后有肉、蛋的濃香。香濃淡兼有,味葷素俱備,令食者胃口大開。
山東粽子
在諸多品種的粽子里,輩份最大,資格最老的,當首推山東黃米粽子。選用黃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,夾以紅棗,制品風味獨特,食用時,可根據食客習慣,佐以白糖,增加甜味。
四川粽子包榨菜
四川涪陵榨菜世界聞名,所以用榨菜包粽子也成為我國絕無僅有的一絕。
湖南粽子怕不辣
湘西的辣椒熏魚粽,因當地多山高林密空氣濕度大,人們愛用紅椒加上煙熏魚包粽子,吃完一個粽子會辣出一身汗。
內蒙古粽子奶香濃
內蒙古牧民過端午節時,用剛擠的鮮奶攪拌糯米包粽子,其粽子飄溢奶香,頗具特色。
青海粽子包羊肉
青海省的農牧民,喜用鮮羊肉包粽子,肥而不膩十分可口。這種吃法,在我國西北部地區較流行。
新疆粽子用葡萄干
新疆人在過端午節時,用上好的葡萄干包粽子,那雪白瑩亮的粽子猶如鑲嵌了無數顆綠玉寶石一般,食之果香溢人。
汩羅粽子
湖南汩羅傳說是粽子發源地,汩羅粽子歷來以品種多、制作精巧而著稱于世。國際龍舟節期間共推出傳統和新開發的粽子數十種,并采用外形精美的真空塑料包裝和罐頭包裝,無菌衛生,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。 閩南粽子 廈門、泉州的燒肉粽、堿粽皆馳名海內外。燒肉粽精工巧作,糯米必選上乘,豬肉擇三層塊頭,先鹵得又香又爛,再加上香菇、蝦米、蓮子及鹵肉湯、白糖等,吃時蘸調蒜泥、芥辣、紅辣醬、蘿卜酸等多樣作料,香甜嫩滑,油潤不膩。閩南話“熱”與“燒”同含義,所謂“燒肉粽”,就是要趁熱而食的粽子,熱食則更有風味。
臺灣粽子
帶有濃厚的閩南風味,品種甚多,有白米粽、綠豆粽、叉燒粽、八寶粽、燒肉粽。燒肉粽最為流行,它的“內容”豐富多彩,包括有豬肉、干貝、芋頭、蛤干、鴨蛋等,成了終年可見的傳統小吃。新竹的“成家肉粽”、彰化的“肉粽”和臺南的“再發號肉粽”都很有名氣。八寶粽也是代表品種,它選料多樣,將豬腿肉、肥膘、栗子(或花生仁)、蘿卜干、魷魚分別切成丁,鍋燒熱,先下洋蔥末,再加上以上配料及酒、醬油、麻油炒勻,與糯米拌勻后,裹扎蒸熟,香味濃郁。著名歌星鄧麗君以一首臺語“燒肉粽”的歌曲而大受歡迎,由此可見臺灣粽子在臺灣飲食文化的地位。
此外,著名的粽子還有貴州的“酸菜粽”、西安的“蜂蜜涼粽”、廈門的“燒肉粽”、蘇北的“咸蛋粽”、上海的“咸味粽”、云南的“火腿粽”等各具特色。
國外: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的傳統習俗,但在世界的一些國家和地區,也有吃粽子的習俗。
越南的粽子
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葉包裹的,有圓形和方形兩種。他們認為,圓形粽子代表天,方形粽子代表地,天地合一,大吉大利。端午節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,五谷豐登。
緬甸的粽子
緬甸人愛吃粽子,但不是和端午節聯系在一起的。粽子是用糯米作主料,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餡。這種粽子香氣撲鼻,令人陶醉。
柬埔寨的粽子
柬埔寨的粽子稱為“布袋粽”,它不用植物葉包裹,而是取一個布袋,將糯米、赤豆、紅棗等一層隔一層地塞滿布袋,然后扎緊口袋蒸熟。食用時剝去布袋,用刀切著吃。
泰國的粽子
泰國人包裹的粽子個頭小如雞蛋,因為是用綠色粽葉包裹,所以蒸熟后呈淡綠色,味道十分清香。
日本的粽子
在日本,人們包粽子不是用糯米,而是用磨碎的米粉,其粽子的形狀也與中國的不同,他們習慣于包錘形粽子。
朝鮮的粽子
朝鮮的粽子被稱為“車輪餅”。人們把鮮嫩的艾葉煮后搗碎加在米粉中,再做成車輪形狀,吃時味道可口。
菲律賓的粽子
菲律賓人喜歡包長粽子,風味與中國浙江一帶的粽子不同。粽子還是菲律賓人過圣誕節必不可少的食品。
印度尼西亞的粽子
印度尼西亞人對粽子餡特別講究,常用鮮肉末加香菇、蔥做粽餡。吃時香滑可口,多吃不膩。
哥斯達黎加的粽子
哥斯達黎加的粽子是用經過特別加工的帶粘性的玉米粉為主要原料,配以雞肉、牛肉、胡蘿卜、土豆等,有的還澆上牛肉汁,然后用新鮮的芭蕉葉包成扁方形。
墨西哥的粽子
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習俗,他們把粽子稱為“達瑪爾”。主料是粗顆粒的玉米面,用肉片和辣椒作餡,用玉米葉子或香蕉葉子包成,別有風味。
秘魯的粽子
秘魯人是在圣誕節時吃粽子,全家人圍坐在一起,邊歡慶圣誕節,邊吃粽子,甚至已出嫁的女兒也趕回娘家,再嘗娘家粽子的風味。
端午節包粽子方法步驟 粽子的配料怎么做
材料:粽葉90張,蜜棗若干,鹽少許,糯米適量。
方法步驟:
1、干粽葉用水浸泡后再放鍋,加適量鹽,煮沸消毒。(買的是濕粽葉,直接放鍋煮沸即可)
2、煮好的粽葉,用清水洗凈備用。
3、糯米提前浸泡好,控干水份,加適量鹽拌勻。
4、蜜棗洗下備用!那半個是作者嘴饞,吃了一口,大家可忽略哈~
5、現在開始包粽子。先將三片粽葉并排疊放在一起,如圖
6、然后再取三片粽葉,同樣也并排疊放在一起,將這三片粽葉顛倒放在之前三片粽葉之上。
7、將粽葉自底部卷起,呈現一個漏斗形,注意漏斗下方要緊密,要不然會漏米。
8、用勺子將少許糯米放在漏斗中,用筷子戳實,然后在放一顆蜜棗進去。
9、放入蜜棗后,再用勺子挖少許糯米,將蜜棗蓋住即可。接著再用手把糯米給推緊實些。
10、將左右兩邊的粽葉往中間疊,要壓緊些。
11、然后將上方粽葉折過來,同樣也要拉緊些,然后將剩余粽葉小尾巴順著粽子裹一下即可。
12、用線困住,且將線拉緊些。做好粽子放高壓鍋,先大火煮上氣,然后再轉小火煮1個小時即熟。
怎樣包粽子 四種粽子的包法視頻 粽子的做法
四種快速包粽子的方法
一、豆沙粽子
材料:糯米、豆沙、粽子葉各少許
1、洗米,泡米,瀝干備用。米可以泡半小時,也可以不泡。不泡的更有嚼頭。泡的也不錯。
2、豆沙分成小塊備用。豆沙的量根據各人喜好,可大可小。
3、粽子葉冷凍后泡水備用。如果不冷凍就要焯水,這樣才會好包。
4、將粽子葉頭部一厘米處剪掉、三張并在一起。有些粽子葉比較大一張就夠了,然后卷成桶形。
5、放入糯米,再加入豆沙餡,最后放些糯米。
6、包好后,放高壓鍋中,水沒過粽子,20分鐘左右即可。關火后過一小時以上再開蓋。
二、豆棗粽子
材料:糯米300克、蕓豆50克、棗子16個,粽子葉少許
1、糯米加入蕓豆,清洗干凈。
2、然后泡水半小時,泡好后會長大不少,瀝干水份。
3、再準備蜜棗。
4、將粽子葉剪去頭部一厘米左右,卷起。裝入糯米蕓豆和蜜棗。
5、裝滿裝實,一個粽子里裝二個蜜棗,不喜歡甜的就放一個或不放蜜棗。
6、將粽子葉封口。
7、多出的粽子葉繞一圈并壓實。
8、用線扎緊,放入高壓鍋中,水沒過粽子,煮20分鐘左右。至少一小時后再開蓋。這樣做出來的粽子更糯。
粽子的制作過程文字說明
主料:糯米100克、白砂糖10克、蜜棗適量
輔料:生抽8克、耗油5克、鹽3克、水300毫升
1、碗中放入豬肋條,倒入食用油、生抽、蠔油、鹽,攪拌均勻,腌制20分鐘
2、將糯米浸泡24小時后,放入白砂糖,攪拌均勻
3、粽葉卷成漏斗狀,填入米飯、蜜棗,卷成粽子,用繩子纏好
4、糯米放生抽、鹽,攪拌均勻
5、粽葉卷成漏斗狀,加入糯米、鴨蛋黃、腌制好的豬肉條,卷成粽子
6、放入水中煮,素粽煮20分鐘,肉粽煮1小時
7、即可食用
包粽子的操作流程
方法/步驟
注意事項
食材選擇:粽子葉、糯米、蜜棗、紅豆、五花肉、花生、鴨蛋黃等等根據自家的喜愛備好,待可以組合搭配成蜜棗粽子、肉粽子、鴨蛋黃粽子。粽子葉最好選擇新鮮的蘆葦葉,盡可能選葉子寬大的。其它食材選上等食材即可。
食材準備:粽子葉在包粽子前洗凈,然后在鍋中用水煮10~15分鐘后,晾涼待用。糯米用水淘洗后,先泡20~30分鐘后使用。蜜棗用水沖干凈即可。其它花生紅豆洗干凈即可。五花肉切塊腌制15分鐘待用。鴨蛋直接取黃就可以用。
包制方法:將粽子葉折成三角形,在三角中填上需要包的食材,先少放一點糯米,然后放蜜棗或肉塊,再放些糯米,紅豆和花生可以摻雜在糯米中放,這樣包好的粽子中間是蜜棗或肉塊,其它是糯米、花生紅豆等均勻在粽子中。最后將粽子葉折蓋在米上,剩余的葉子再折在三角兩邊。
捆綁要領:粽子折好后,用一只手握緊包好的粽子,另一只手拿繩子來纏繞捆綁。選捆綁粽子的繩子,最好選擇棉線或細棉繩。選擇干竹子更環保,將干竹葉用水泡開或煮粽子葉時一起煮一下,然后晾涼劈開使用。
煮制方法:將包好的粽子在鍋中擺好,放上水,水量一定要漫過粽子,用電高壓鍋煮很省事,直接蓋蓋,點上煮八寶粥一檔就可以了。如果是用天然氣煮制,要將鍋內的粽子用篦子壓在粽子上,然后用碗盛上水放在篦子上。大火煮20分鐘后,小火再煮30分鐘即可。
食用方法:取煮熟的粽子直接解開繩綁,揭開粽子葉直接食用。還有將剝好的粽子放入盤中,喜歡吃酸味的朋友可以加點酸梅汁和山楂汁。也可以加玫瑰汁和其它果汁在粽子上面。根據自己的喜好,加上別樣的湯汁會更加可口。
END
煮粽子時,要注意時間和水的控制,不然容易夾生。
由于天氣潮熱,吃不完的粽子一定要放入冰箱,不然很容易發餿。
包粽子的方法和講究
端午節教你自制簡易三角粽
制作材料:糯米(新米最好)、餡料、食鹽、烤過的海苔片(長方形)。
準備工作:
1.將糯米像平常煮米飯一樣煮熟;粽子餡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一些熟食,需切碎的切碎、并和好。
2.將剛煮熟的糯米飯靜置約15分鐘,冷卻后,根據家人的食量將適量的熱糯米飯置于一個稍大容器中用飯匙攪拌..
制作步驟:
1.將手洗干凈濕潤,再把一碗飯的份量放在左手手心上先稍壓平,中間放入準備好的餡。
2.將飯往中心包起,成為一個圓球狀。
3.左手稍微曲起,并彎成山狀,將飯團稍加壓擠形成三角形狀。然后將飯團數次翻轉,讓三面都能慢慢壓出一個四面體。
4.左右兩側邊用手指往內略壓,讓兩邊圓凸起,飯團形成五個平面。
5.將成型的飯團放在盤子上,再將雙后弄濕搓上少許鹽。
6.將飯團再塑一次形,以便將手上的鹽融入飯團。
7.將做好的飯團放在海苔中,并稍壓一壓,使海苔黏緊飯團。然后,掀起兩側的海苔將三角飯團包起即可。
----------------給高手送上幾點提高技巧(zt):
1.粽葉的選用: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,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。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,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,但要煮軟再用。
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采下的箬葉,含有特殊的清香味,俗稱"徽州伏箬"。
2.粽餡的調味:咸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、白糖、酒、鹽、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味品滲入豬肉再包。
3.粽子的捆扎: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,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,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。咸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、松緊適度即可。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,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,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,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。
粽的烹煮: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,水要浸過粽面,待水重新滾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。在煮粽過程中不要。
4.添生水。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。煮好以后趁熱取出。吃時打開粽葉,粽香噴鼻,入口油而不膩,糯而不粘,咸甜適中,香嫩鮮美是為上品。
包粽子的方法,50字
從市場買來粽子葉,清洗干凈,取粽子葉一端卷成錐型,一定不要留縫隙。往卷好的葉子里塞滿提前泡好的江米。一定要把米壓實。塞滿江米后,用粽子葉蓋住圓錐型的口。 一定要裹緊,不能透水。準備好長線系好粽子。漂亮的粽子包好了,就等著上鍋蒸嘍。